主旨:作文講義
分享人:游豐偉
第一部分 文體與段落大意的安排
一、文體的種類
作文的定義:將所欲表達的思想、情感等付諸於結構化的文字 |
||
表達內容 |
依文章的題材分為下列各種: (一)記敘文 (二)論說文 (三)抒情文[1] (四)應用文 |
|
表達方式 |
常見的段落安排模式 1、起承轉合法 2、開門見山(破題法、冒題法) 3、間接法(埋兵伏將法) 4、順序法 5、倒敘法 6、插敘法 |
|
二、文章結構的安排與內容的提擇
(一)文章結構的安排原則
在文章的段落安排上,有四點是應加注意的:
1、獨立性:內容雖然廣泛,但在撰寫之前,先想好所欲表達的幾個層面,撰寫時,盡量使段落彼此獨立說明不同層面。亦即,題目若可分為三方面來說明,盡量就有三段來分別說明,不要每一段都各說三方面的一小部分,如此讀者反而要自行整理。
2、組織性:獨立性指各段落的主題應各自獨立,而組織性指在安排各段落的意義時,應考量到各段落間的內容是否聯貫、是否具有順序性。
3、一致性:觀點應一致,不可在不同段落有不同的想法。
4、完整性:顧及題目的各個面向,不要偏於整體的某一小處大作文章,而廢棄了其它部分。
最後,對於章法部分,應注意的事項有三點:
1、作文是寫給人看的,因而其形式等最好不要過於獨特,否則若寫不好,反而不易受人青睞。
2、文章的每一個段落都很重要,其中又以開頭與結尾最為重要。好的開頭有助於讀書獲得文章主旨,結尾的總結有助於讀者統整概念。
3、中間的段落通常是用以說明主題,而在「獨立性」的原則下,每一段落皆有一中心思想,因此,為方便讀者理解,可在中間段落的首句交代該段落的主旨。
(二)文章結構的安排方式
1、演繹法:任何文章的重點不外「人」、「事物」、「原因」、「時空」等事項,因而依據題意需求,將納入一合乎思維邏輯的順序中,以展開作文內容。
2、歸納法:歸納法是為先例舉出與題目相關因子,再將各因子分門別類,以探索出文章結構。
步驟 |
說明 |
一、思考題目的意思 1、與本意有關的內容。 2、本意所引申的內容(使文章具張力)。 |
|
二、內容的篩選 1、去除與題目較不相關的事物,僅保留與題目最相關且最重要的部分。 2、去除後,對所剩的事項作分類。 3、將分類後的大類作一歸納,思考其「共同性」為何。 4、以各個共同性作為各段落的主旨,並將之作妥善的安排,以作文文章的結構。 5、檢查各段落的主旨,並查驗是有遺漏的地方。 |
思維類型大致可分為三種:1、聯想式,2、演繹式,3、歸納式。 一般而言,聯想式沒有一定的規則,因而寫作時,隨心之所至而撰寫,如此,寫作常不切入主題,或段落間的相關性不高。演繹式的優點在於段落間的相關性高,然其缺點是為學生本身需對題目本身有一定的了解,且適合於思維迅速的學生。歸納式則較適合一般學生。 |
三、此題目適合用什麼方式表達 1、記敘文 2、論說文 3、抒情文 |
|
四、個別語句的修飾 |
1、避免語句平淡,對重點句加以修飾。 2、精簡語句,避免語句過長。 |
範例:題目—防毒宣導
步驟 |
目的 |
結果 |
一 |
思考和題目有關的任何事物 |
安非它命、海洛因、疾病、打針(器具)、搖頭丸、花錢、警察、法院、判刑、殺人、犯罪、醫院、搶劫、麻醉劑、宣傳不要吸毒、例子、好奇心 |
二 |
將所聯想到的事物作分類,並將之歸納至一個大概念之下。 |
1、健康受損:疾病、醫院 2、危害社會秩序:警察、法院、判刑、殺人、犯罪、搶劫 3、毒品種類:安非它命、海洛因、搖頭丸 4、吸食工具:打針 5、治療疾病的工具:麻醉劑 6、防治宣導:宣傳不要吸毒 7、例子 8、心理因素:好奇心 |
三 |
1、去除與題目不相符的項目,僅留下會寫入的事項 2、例如,上述的、「治療疾病的工具」經判斷後,與題意不甚相符,因而去除。而「毒品種類」、「吸食工具」,或許相符,但經判斷後,不甚重要,因而去除。 |
1、健康受損 2、危害社會秩序 6、防治宣導 7、例子 8、心理因素 |
四 |
將上述,尋求一共同點 |
1、吸毒的壞處:健康受損、危害社會秩序、例子 2、防治宣導 3、吸毒的原因 |
五 |
為文章段落作分配,並作字數的安排 |
第一段:吸毒的原因(3行) 第二段:吸毒的壞處(6行) 第三段:例子(5行) 第四段:宣導(4行) |
六 |
1、想想是否所作的內容與字數是可行的。 2、想想是否有什麼可補充的,或言「題目的言外之意」。
|
1、不行。如吸毒的原因是好奇心,此無法寫到3行。其它段落亦同。 2、題目的言外之意:題目本身是為「防毒宣導」,但若作文僅言防毒的宣導,似乎有點太狹隘。反思,「防毒宣導」是社會秩序不良的原因之一,並非主因,因而不如補充「社會秩序不良的主因」,使作文的層面更充實,有張力。 3、言外之意:社會秩序不良的主因 |
七 |
重新安排 |
第一段:例子、吸毒的壞處(5行) 第二段:毒品並非惡源,人性的負面才是惡源(6行) 第三段:解決之道,如宣傳、教育、多為他人著想(5行) |
各類文體的寫作方法參考
一、論說文:說理為主,情事為輔
|
起 |
承 |
轉 |
合 |
||
1、 |
精簡地引言常見錯誤觀點,並反駁之
|
言上述觀點的錯誤,並指出其嚴重後果
|
1、論述己見,且能有上述觀點的優點,又能避免其缺點 2、言自身理論或許有若所缺失,但在兩難的情況下,至少比其它論點好。 |
結語 |
||
優點:反駁常人錯誤觀點,將做人耳目一新,具震撼力 ex:自由、 |
||||||
2、 |
精簡地言述己見 |
由不同角度說明事理,並舉例或以名言為證 |
1、反駁常見錯誤理論,以增加自身理論的說服力 2、言自身理論或許有若干缺失,但在兩難的情況下,至少比其它論點好。 |
結語 |
||
優點:順從大眾或前賢想法,觀點較不易出錯 ex:希臘三哲—共產較民主好、 |
|
|||||
3 |
言史例、舉例 |
由正反面分析其成敗原由,並論述之
|
結語 |
|||
優點:史實為證,增加說服力。舉例為證,淺顯易明 ex:歐陽脩《縱囚論》、孟子《魚與熊掌》、李斯《諫逐客論》、韓非《矛盾》 |
||||||
二、抒情文:言情為主,理事為輔
|
首段 |
中間段落 |
末段—理、情 |
1、 |
由景入情:以具有特別意象的景物開啟,詩意地描述以步入主題。 |
轉入主題,自身情思有如上述景物特性。 |
願景、期勉等 |
ex:《詩經—關睢》、馬致遠《天淨沙-秋思》、白居易《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》、蘇軾《水調歌頭》 |
|||
2、 |
由事入情:敘說往事勾起人們童年回憶 |
承接上文,抒發自身情感 |
願景、期勉等 |
|
ex:洪醒夫《紙船印象》 |
三、記敘文:記事為主,情理為輔
|
首段 |
中間段落 |
末段—理、情 |
|
1、 |
引言:以短語勾起讀者回憶,以作為文章開頭 |
記敘:精言事件,擇重點言之即可 |
情理:述說事情引申的涵義或情感 |
|
ex:曾志朗《螞蟻雄兵》、 |
||||
2、 |
記敘:擇要點記述 |
情理:以事件內涵作為推展,反思人生 |
||
|
ex:歐陽脩《醉翁亭記》、蘇軾《記承天寺夜遊》 |
|||
[1] 文章打動人心往往在情理的抒發,而非事實的鋪述,因後者若與讀者不甚相關,則無法勾起共同回憶,而前則與人性共嗚,故即使是記敘文,若能以情理為文,才得以感人肺腑。建議:七分情理,三分敘事。